“青年中国行”2016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项目,近日在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举办专场汇报会。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王健法学院一学生调研团队从上千支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三十强。汇报会上,他们围绕“被拐儿童解救后安置”调研结果,呼吁社会关注目前被忽视的被拐儿童解救后寻亲、收养、救助等社会难题。
据了解,“青年中国行”旨在鼓励青年学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主观能动性,以青年的创新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和谐发展献言献策。今年,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1321支团队报名,经过两轮筛选,最终三十支学生团队从中脱颖而出获得资助,于暑期行走各地,调研实践,并完成了精彩纷呈的调研报告。
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被拐儿童解救后安置”调研团队由社会学院梁君林教授和王健法学院曹妍老师指导,六名队员来自于王健法学院和社会学院。他们利用专业所长,深入调查“卖拐”及“买拐”都较为严重的河南省,了解被解救儿童后期安置现状,挖掘“安置难题”深层原因,将此问题投入公众视野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被拐儿童救助后的康复与权利救济工作及立法的完善。
“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被拐儿童。作为法科生,在刑法课上接触到的拐卖儿童罪引发了我的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安置问题很少有人关注。”队员、法学院大二学生聂茜卓感怀于友人的遭遇。“这次调研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会走进更多的省份去调研、去呼吁,为救助和保护被拐卖儿童增添一份力量。” 聂茜卓说。
据悉,在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团委的号召和组织下,全校有百余支团队报名参加“青年中国行”项目,队伍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因此,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团委获得了青年中国行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